01
国庆假期很多人都没有歇着,不是东奔西跑去旅行,而是到证券公司去开户。
在924会议和926政治局会议之后,沪深300指数上涨25%,创业板指数上涨42%。
像东方财富的券商短短一周翻倍,我有个投资学员,给我看他的账单买了股指期货和期权涨了50倍。
国庆后第一天开市更是出现了千股涨停,很多朋友说,这是国家让大家赚到钱,好让大家有钱消费,拉动经济,还有说是再次推动房地产刺激经济。
有关这次国家政策推动的第11波牛市,节前我写了四篇分析文章,今天我想和大家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这波牛市的底层逻辑,这样才能更好把握长期趋势,不被眼前的涨跌所迷惑。
正如苏轼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02
2005年4月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和7月汇率改革带动的人民币升值,两大政策推动2006/2007年股市上证指数从998点上涨到6124点。
从2023年开始新质生产力和相辅相成的股权财政,将是第11波牛市背后的经济逻辑: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变。
我们先来看土地财政的历史作用与局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去十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例如2023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9.5%。
这个数据在2001年是16.6%,2010年达到顶峰的71.7%,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第一、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加大,2020年全国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3.46%,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
第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其不可持续性,耕地的减少让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面临巨大压力。
第三、土地财政下的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产业链上的大部分行业,本质上都是属于重资产行业,对银行融资非常依赖。
但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大量科技企业是具备专属知识、科技专利这些无形资产的轻资产企业,在创业初期可能都处于不盈利甚至亏损状态。
这意味着,这些科技型企业无法从传统的银行体系获得融资支持,更需要来自于对风险容忍度更高的资本市场支持。
所以,股权财政的崛起就应运而生了。
在2024年9月,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是5358家,总市值97万亿。
政府通过持有和运营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以及参股民营企业的方式,获取了可观的资本收益,例如202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达到2264亿,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达到4480亿。
股权财政的优势相对土地财政就很明显了。
1、可持续性强。
2、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的能力强,尤其是科技企业。
3、风险相对较低。
像在2019年10月,格力电器就完成了股权转让,珠海国资委把持有的15%股份转让给了高瓴资本,总价416亿。
这笔收益珠海国资委又投到多个高端产业领域,入股了近20家科技上市公司,像2019年11月买下了欧比特的实际控制权,12月又花17亿买下了宝鹰股份的实际控制权,2024年还入股我朋友的华为供应链公司40%股权。
还有像合肥国资委先后投资了千亿给京东方液晶面板,盈利过百亿,2020年投资蔚来汽车33亿。
这些国资委作为股权财政的操盘手,在推动新兴科技产业发展上做出了很多成功的摸索。
同样,国资委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作为个人财富也需要这样的转型。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房价持续上涨导致中国家庭部门形成对房地产投资的过度偏好,居民资产负债表中,房地产占比高达69%,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8%和美国的24%、西欧的55%。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未来国家经济动力从土地财政的重资产转型为股权财政的新质生产力,房价很难再现过往的系统性上涨。
除了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房地产可以维持投资属性之外,大部分房产将回归居住属性,从而推动中国居民财富的再平衡。
而配置股票、基金、保险、理财等为主的金融资产资本市场会是主要方向,逐步达到世界金融资产平均水平52%,美国的76%。
03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已经懂了这个牛市逻辑,但是想到924刺激政策中推出了降低首付15%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刺激房地产政策,房地产行业股票最多上涨45%,国庆假期销售比2023年同期大涨,上海379%,深圳339%,北京248%,广州近3倍,这又是什么逻辑?
1,根据券商测算,房地产行业的下行每年对名义GDP增速的拖累1.6%。
2,房地产调整周期可能会持续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在向新质生产力转型过程中,依然要长时间带着房地产这个沉重的包袱,这必然会拖累转型的进程和效果。
3,房地产行业调整过程中,还会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和银行业错综复杂的潜在风险;
4,新旧动能切换过程中,中国经济将面临阶段性的下行压力,还包括2018年地缘政治的风险不断加剧,没有给我们留出一个转型的时间窗口。
因此,我想这次924出台刺激房地产政策,是为了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出清和企稳,从而让我们未来可以轻装上阵,在股权财政推动下发展新质生产力。
04
当然,还有很多朋友后知后觉,在国庆期间问我股票市场怎么看?买什么股票?
924疯牛股票走势6天时间上涨38.5%,在过去30多年,仅次于1994年7月两天最多上涨50%,那也是我第一次进入股市,不过当年还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
在1996年12月推出涨停板制度后,最相近的走势就是1999年519行情,22天上涨41%。
所以,924疯牛行情可以说前所未见,成交量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4万亿。
当然,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多,成交额增加非常正常。
但让我担心的是换手率。
也就是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类似我们企业经营的存货周转率,和成交绝对金额大小没有关系。
换手率越高,代表市场活跃程度越高,像深圳换手率14%,高于2020年最高的6.75%,上海换手率2.8%,高于2015年牛市顶峰的换手率1.86%。
这么恐怖的换手率,只有两种情况:
1、要么是顶,出现从千股涨停到千股跌停的大幅度回调;
2、要么是半山腰,接下来还有20%-50%的上涨。
当然,刚刚进场和已经手握丰厚利润的人,看的角度和心态都是不一样的。
像我的交易系统以及发出了保护利润的预警信号,我选择相信常识,将部分的利润放到口袋,赚到我能力范围的四重价值:
第一重价值,也是最基础的价值,企业经营价值,长期跟踪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分析了家电行业出口持续增长带来的经营价值,
第二重价值,是过度超跌带来雪中送炭的投资价值,我在9月份抄底一家股价下跌70%的企业,我计算公司最近一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毛利率至少提升10%,会带来利润提升,提前买入10%,盈利近40%。
第三重价值,这六天涨速过快、超涨送来额外的投机价值。
第四重价值,在2019年~2024年第十波牛熊循环中,基金保持两位数正收益,同时收获个人成长价值,提升我对宏观政策的认知能力、以及战略把握能力提升所带来的价值。
这也是我的投资理念:穿越周期研究经营价值、雪中送炭收获四重价值。
接下来将是博弈、胆气、勇气的时候了。
我的第一重仓股一度是我长期跟踪,但是从来没有买过的股票,两天获利30%,心里总有些不踏实,总感觉不是我该多赚的,我也选择获利出场,
不管接下来是涨、是跌,我都开心,为什么?
跌下来,在长期趋势和看涨大趋势下,可以捡到这两天冲动进场的投资者交出的带血筹码。
涨上去,我还可以继续持股,享受利润奔跑。
只有心态平稳,才能在投资市场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总结我今天的分享,从历史经验来看,历次全球经济大国的更替都是伴随着科技革命和金融革命。
在大航海时代的荷兰和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和伦敦金融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国和纽约金融中心。
中国已经完成了实现全面小康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等科技革命成为改变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
9月22日新华社文章开篇语写道——金融是国之重器。
这是启动股权财政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前奏,昨天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大力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目前各项政策正在加快推出。
虽然没有我预期的增量财政政策,但是郑主任说到,将2025年的财政政策提前到四季度,给市场再次信心。
希望我的这些分享和角度,能有缘帮助大家抓到中国经济转型和第11波牛市的红利!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