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伴随着时代不断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年轻身影开始出现在在单仁牛商的课程上,除了年轻的创业者之外,还不乏一些大学刚毕业进入到公司,
我也经常遇到学员跟我聊起家庭、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一聊就是各种头大。
像欧美很多经营教科书里都会写到WLB,工作和生活要平衡,但现实哪有那么容易呢?
对于经营者、创业者来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总是很难区分的,往往顾此失彼,就像你答应孩子明天陪他玩,结果明天客户有急事要找你,那哪个更重要呢?
在前不久我和牛商汇的同学一起餐叙交流的时候,大家就关于这些问题,特别是跟孩子的相处和教育问题聊了很多。
02
在餐叙的时候,我们一位学员就聊到了她的儿子,因为她这次过来上课把她儿子也带了过来,希望能够让儿子从营销开始逐步锻炼,进入到公司经营中,而且,短视频直播也是今天年轻人喜欢、擅长的领域。
但是呢,她儿子表现的很抗拒,虽然人是过来了,但理都不理她,我们这位学员就很苦恼,求你干还不愿意,做了几次工作做不下来。
我们一起
当然,我也非常能理解,就像这位学员,自己白手起家创业打拼,靠着机遇、勇气和运气成就了一番事业,相对来说,对孩子教育上的精力和时间就不够多了。
等到孩子大了,又怕他学坏,又缺乏沟通交流的语境,更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就只好带在身边,给他安排点事哄着做。
这其实也是很多创业者的一个缩影,因为创业不是过家家,是一件需要燃尽自己一切的顶级冒险,我们需要放上自己的全部,才能博取到一丝阶段性成功的可能,因为后续还有多少未知,我们永远也不知道。
特别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人,更知道钱有多么重要,赚钱有多么不容易。
当然,有所获得就会有所失去,当他们今天有时间、有资源再回头去关心子女的时候,往往子女都长大了,时间也比较晚了。
而且,创业当中形成的性格和习惯,让他们很难跟子女去做深入的对话,甚至连平等交流都很难达到,更别提心灵层面的交流了,即使是心有愧疚,但也不知道怎么弥补。
其实我们这些老板心里也很清楚,她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知道自己并不了解儿子想要什么,目标是什么,但常年积累的隔阂,特别是语境层面的冲突和矛盾很激烈。
双方之间的语言模式一直没改,对孩子更偏向于命令,你要做什么,不准做什么,孩子虽然知道这是为他好,但是我就是不做,就跟你对着来。
当然,在孩子心里,他肯定会这样想,以前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没出现,次数多了,我就习惯你不出现了,现在你又对我指手画脚的,我当然不干。
说实话,像这样的问题我也没什么灵丹妙药,就像我们很多企业家搞不懂今天踏入职场的00后、05后一样。
因为双方成长的环境不同,道理讲得再多,如果没办法能深入的对话,了解对方想要什么,去达成共识,那都是白扯。
我们讲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一件就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口袋里,另一件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别人的脑袋里。
越是硬来,越起到反效果,但软着来,成了溺爱也不是办法,像我们有的企业家用金钱去补偿,想要什么都给最好的,除了给钱之外,没什么共同语言。
有的企业家会把孩子托关系送到朋友公司里学点东西,自己来给钱付工资,结果被孩子知道了,自尊心和自信大受打击,反而闹得更凶了。
当然,虽然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我有两次参加青爱教育基金会的活动经历,可以分享给大家参考。
03
第一次是我参加青爱教育基金会的理事,李显峰老师举办的活动,我遇到了两位志愿者,是华夏太阳谷学校的学生家长。
在送我到酒店的路上,我们聊到孩子在学校的变化。
其中一位郑先生说,他女儿是一年级送到大连华夏太阳谷去上学的,女儿周末会自己坐高铁回家,学校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带一点点回来给父母,最大的变化就是每次回来跟爸妈的交流特别让人舒服,特别有礼貌,在家不那么娇气,愿意主动参与家里的劳动,虽然周末回来只有两天,她会主动要求到乡下看望奶奶,
她告诉爸妈,她人生的榜样是周恩来,她想成为一个外交家,所以,这个孩子竟然会关注俄乌战争、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因为学校里面给这些学生建了很多的社群,社群里面都有各种的兴趣爱好,他女儿就加入了外交社群,学校就把顶级外交家的资料放进去,让每个人找自己的榜样,然后举办活动,互相分享,激励他们去学习成长。
虽然这些东西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没什么用,小孩子懂什么外交,但我想说的是给孩子找到榜样,给他们树立好的价值观,激励他们朝着目标前进,非常非常重要。
就像这一次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郑钦文,她为什么能走到今天,除了父母的鼎力支持固然重要,但我想,就像她自己说的,2004年李娜拿下冠军的身影给她植入了一颗种子,让她能够不断向前,甚至超越前辈的身影。
这种源动力,这种心性,是任何物质激励都很难相比的。
所以,稻盛和夫总会在企业经营中一再提到“心性”的问题,彼得德鲁克会说“文化会把战略当早餐一样吃掉”。
心性不是能力,但它是人生动力,比其他能力更重要。
当然,如果没办法在小的时候去树立榜样,塑造心性,后天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去放开心扉做沟通,激励孩子们成长。
04
第二次经历也是参加青爱教育基金会的活动,我和其中一位嘉宾,原福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左敏做交流,他讲到改变儿子的一个方法,就是反复阅读历史文化经典。
他的儿子十岁的时候就去到美国读书,在十多年之后回国,儿子成了标准的“香蕉人”。
他的儿子总会用西方的视角和方式,去审视和理解中国的事情,不理解中国的文化,不理解中国的处世之道,他知道这样对儿子在国内的发展非常不利。
所以,当儿子从美国回来决定创业,向他借100万的时候,他就让儿子写了100万的借条,要求必须用中国人的方式在中国做事,只要儿子把论语读100遍,就可以把100万的借条还给他。
儿子当然乐意,马上成交,他知道儿子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承诺读100遍就会读100遍,而且,他也会观察儿子的变化。
六个月之后,儿子给他电话,请求把借条还给他。
他说,六个月之后,儿子最大的变化就是每次谈事的时候,如果儿子有不同的意见,会跟他说“我个人的观点是什么什么,你看这样行不行?”
他说,儿子开始用中国的方式跟周围人去沟通了,现在儿子的事业也做的不错。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中国有很多经典书籍今天仍然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如果能够认认真真去读,用心去理解,我想也会潜移默化的转变成孩子的行为。
当然,不只是孩子,其实包括我们很多年轻员工,我们在沟通交流的时候,也要学着放下所谓的身份,注重"心态"层面的沟通,也就是对人生的态度,人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的交流。
有了优秀的心态,有了人生的标杆,才会有持久的热情,激发自己拥有相应的能力。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