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我在走访学员企业的时候,有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样去把一个品类做透,能满足这个品类当中的不同客户?
我想,这个问题也是很多企业关心的地方。
因为我们很多企业的发展,都是从定位在某一个领域,从某一个品类高、中、低的不同位置,开始自己的发展。
如果运气好,在定位的方向上有了不错的发展,那就会逐步遇到多元化的客户需求。
像我们
但是,还有更多的客户,即使品类对口,但他们对产品的要求没那么不高。
客户会非常强调自己的需求,表示自己不需要那么高级的产品,我只是有了它,应付一下有关单位的检查而已,你就是把天说破,也得降价,因为我没那么多预算。
如果不降价,那我就去选择那些更便宜的的产品了。
这位学员也很纠结,如果同意降价,自己没什么钱赚,还会影响自己的品牌。
假如不管这部分需求,那他们就只能丢掉很多询盘,相当于丢掉50%,甚至是70%的客户,因为价格贵、要求高的客户只是少部份。
那怎么办呢?
02
其实,我觉得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因为对企业来说,客户的需求从来没有对错,只是不同而已。
我们之前是用同一个层级的产品去打开了市场,拿到了结果。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客户做“分层”,把品类做透、做全。
也就是围绕市场的需求做分层,围绕客户的需求去深挖我们的产品线。
因为我们不可能去改变客户的需求,如果想要去跟客户达成合作,就要了解他的末端市场,他的服务对象在哪个层级。
要尽可能走到客户身边,做深入沟通,能够拿出不同的产品,尽可能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需求,同时,我们也会逐步延展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系列。
具体什么意思呢?
第一点,先实现业务聚焦,把一个垂直的细分品类做全。
每个行业都会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领域又会有垂直的细分品类,我们就是要把整个品类先做全。
什么叫做全?
首先,把用在各种场景之下的应用和设备做全场景归类,就像我们写一本书,我要把目录先写出来,再一章一章去写。
这样就保证网络上来的客户,不管他是用在什么场景,有什么样的需要,都能找到我们,企业就可以逐渐成为这方面国内细分市场的领头羊。
其次,在网络上专注给这一个品类做推广,从短视频直播、图文、搜索引擎、各种社交和电商平台做广泛的布局,在网络上形成霸屏的效果,抢占用户的心智,不管他怎么搜,都能找到我们。
等到公司在一个品类做到业务稳定,有了实力和沉淀之后,再去沿着产业链向上,把成功的方法进行复制,往更大品类去跳跃。
第二点,确定了垂直业务和品类之后,一定要根据产品做场景的细分。
也就是把一个垂类业务进行多场景细分,我的产品用在哪里,发挥了什么作用,取得了什么效果,把每个场景都归纳总结进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
理解一个概念,用户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用在具体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我的品类和实现的场景不完整,即使可以从网络上接到线索,也很难带给用户好的价值和满意的解决方案。
第三点、从盈利模式来说,要考虑业务的频次和周期。
如果我们从网络上获得某个客户之后,特别是对于B端企业来说,我想优先的应该是客户的需求周期和频次。
对小公司来说,如果要完成一个跨地域、周期很长的大项目,所需要的人员能力、资源要求会很高,就算我千方百计咬咬牙今年把它做了,但这种项目往往是一次性的,后续持续性的业务会比较少,那明年客户从哪里来呢?
假如这个项目前期还需要垫资,就会产生庞大的现金流压力,产生欠账甚至烂账的风险,不利于公司持续、稳健的经营。
所以,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之上,我们要考虑到业务的频次和周期,如果企业目前所做的业务是低频业务,一定要去找强资源方合作。
一旦跟他们合作,他们只要有了新客户,就会要持续地推动项目进行,就可以整合我们的品类,这样就能用一个细分品类去撬动整个经销网络,让自己的业务产生连续性,企业的成长才有了基础。
03
其实到这里,把上面三点做到了,我们就相当于把一个细分品类给做全、做透了。
不管来什么样的客户,我都能够满足他的需求,同时,我也可以延展自己不同的产品和品牌系列,不再是用某一个产品去打天下了。
当然,对于高中低的产品和品牌,我想,一定不是用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来区分他们的档次和差别,这么做会非常危险。
我们可以根据周期去控制自己的成本。
也就是说,如果今天我们确保对方十年保用,那么,各方面的设计、材料,结构全部按照十年的标准重新设计,重新组合。
如果多了某些组件和材料,确实能用到20年、30年,但这部分对客户来说,如果他不需要,那其实是没有价值的,而且会抬高我们的成本,影响我们的售价。
对很多企业来说,我们在一些实用性产品上面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要考虑到它的周期性。
也就是全部围绕着未来某一个时间点,去进行产品的结构设计,包括对材料的使用和把控,没有必要为了“质量而质量”,我非要打磨出一个完美的产品。
也许,这样的产品确实很好,但客户不需要的话,那价值就浪费了。
04
当然,对每个企业来说,我们都是从小一步步做到大。
在小的时候一定要做一公分的宽度,比如说找到某个品类扎下去,研究更多的应用场景,也就是一公分的产品宽度,一公里的应用深度,了解这个品类之下各种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
当然,也可以是做某一类客户群,不断加深研究他们的长尾需求,也就是一公分的客户,同时,研究一公里的需求。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基础,慢慢再扩张一公分,再去挖一公里,把一个品类做全、做透,再去到另外一个相关的品类和应用,用这样的策略,确保公司业务平稳的增长。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