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企业

首页>资讯详情

一键分享

阅读 投资历史新高的比亚迪,还是腰斩的特斯拉?

发布日期:2025-03-19

01

比亚迪在今年已经开了三个发布会,前两天开的发布会确实有点猛,直接甩出三个大招,把整个电动车行业都震了。

我用大白话聊聊这三个黑科技。

第一招:充电比加油还快。

以往逢年过节,大家总会吐槽在高速上电车充电慢,比亚迪这次直接发布了“1 秒充 2 公里”的闪充技术。

这是什么概念?

充电5分钟,车就能跑四百公里。

同时,比亚迪还研发了能扛住1000伏高压的电池和芯片,相当于给电车装了个“超级快充心脏”。

关键是比亚迪不光自己建充电站,还拉着同行一起搞,既赚技术钱又能收服务费。

第二招:电机转速飙到3万转。

电动车加速快大家都知道,但比亚迪这次把电机转速干到全球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普通电机也就1万多转),相当于给车装了个 “火箭引擎”。

新出的汉L轻松跑进2.7秒破百公里,同等价位几乎没有对手。

第三招:全产业链自己搞定。

从最烧钱的碳化硅芯片到电池管理系统,核心技术都是比亚迪自家研发。

这就好比手机厂不仅会造手机,连芯片、屏幕都自己生产,既不怕被国外卡脖子,又能把成本压到最低。

所以,发布会前两天比亚迪股价已经开始大涨,昨天比亚迪也创了历史新高。
同时,因为销量持续下降,就算在中国发布FSD智驾系统,都没有扭转颓势的特斯拉,股价从12月以来已经腰斩超过50%。

比亚迪和特斯拉,代表两种研发技术路线、两种个性的企业家,也代表两个国家的科技未来。

对于投资者来说,两大新能源车企股票,比升特落。

那么,问题来了:

作为创始人,王传福和马斯克,谁的个性适合推动技术发展?

比亚迪vs特斯拉的护城河,谁更强大?

比亚迪涨到历史新高,特斯拉却腰斩,谁更有投资价值?

02

首先,我们来看看两家企业创始人的性格,上次我用MBTI分析马特组合(马斯克和特朗普),这次我也用MBTI来分析马斯克和王传福的性格。

我从能量来源、创新分割,决策模式,执行节奏四个方面做了对比分析,以及这些方面对研发推动力的差异,一个是科技狂人,一个是技术狂人,

马斯克具有双重性格,用ENTP的脑洞(比如星舰移民)吸引顶级人才和资本,用INTJ的战略性放弃斯坦福博士去创业,确保多线作战不翻车。

但是,这种双重个性在研发也产生了副作用,特斯拉时常跳票,Cybertruck拖了5年,但总能靠新故事续命。

王传福有“技术囤积”的优势,与马斯克有相似INTJ的第一性原理的抽象思维,但又有强大的务实精神,提前20多年押注电动车,手工电池生产线避开外资专利墙,之后接连推出刀片电池和兆瓦闪充技术。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马斯克像拿着《星际迷航》剧本的导演,总在颠覆人类想象力;王传福像带着游标卡尺的工程师,专治各种“卡脖子”不服。

更多细节大家可以看文稿中的图。

在17日晚上,我一边在看比亚迪发布会的时候,一边用DeepSeek给娃出了10个二元一次方程解小学奥数,我还特别和娃说,爸在看比亚迪新产品发布会,不是在刷手机,看娱乐新闻。
我就在想,如果你是父母,你是想把孩子培养成颠覆性创新的马斯克,还是工程师型的王传福?

03

接着,我再用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分析比亚迪和特斯拉两家公司。

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是价值投资体系的核心概念,护城河是指企业难以被复制的结构性竞争优势,如同古代城堡的防御河,能长期阻挡竞争对手的侵蚀。

巴菲特在1993年首次提出这一重要概念,以可口可乐和吉列剃须刀为例,强调品牌、产品特性、销售网络等壁垒的重要性。

1995年他进一步描述:“护城河是围绕城堡的永久障碍,保护特许权和持续盈利能力”。

护城河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对外防御,防止市场份额被抢夺,另一方面对内修复,帮助企业快速从危机中恢复。

护城河具体分为四类:

1、无形资产: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更高价格,比如可口可乐的全球认可度。

2、成本优势:通过规模效应或技术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比如沃尔玛的供应链效率,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将电池成本压缩至行业最低。

3、转换成本:用户更换供应商需付出成本,比如苹果vs安卓手机的数据迁移成本,像巴菲特投资的美国运通信用卡,用户就因为积分体系不愿轻易更换。

4.、网络效应:用户越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越高,比如微信的社交网络、支付宝的支付生态。

对投资者有三个意义:

1、筛选标的:优先选择护城河宽阔的企业,避开“没有壁垒的伪成长股”。

2、长期持有:护城河企业能穿越周期,比如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超过30多年。

3、安全边际:即使买贵了,护城河也能通过时间消化高估值,比如喜诗糖果40年回报率超百倍。

我让DeepSeek大模型根据我的分析框架,整理了两家公司的护城河,大家可以看一下文稿中的表格。

我在无形资产除了品牌以外,特意分析了新能源车的核心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

04

那么,经过创始人性格和企业护城河对比,比亚迪和特拉斯,未来谁更有投资价值?

在护城河的定性分析上,无论是无形资产的三电,成本优势、转换成本,比亚迪都占据优势,特斯拉在充电桩和FSD自动驾驶上具有先发优势。

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比亚迪在新能源车电动化上最近十年涨幅超过10倍,35倍PE对应1.2万亿市值。

在技术突破+高端化+充电生态的叠加下,2024年比亚迪销量冲到427万辆,净利润有望突破400亿,在新能源车下半场的智能化浪潮中,比亚迪的技术和成本优势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我做了一个比亚迪每月销量和出口量统计,最近两年取得了62%、41%的销量增长,2025年销量目标是500万台,单车的利润也从2022年的0.89万到2023年的0.99万,再到2024年1.1万。

如果兆瓦闪充成为行业标准,比亚迪可能从“车企”变身“新能源基础设施巨头”,再加上全民智驾阶段的发力,估值逻辑可能彻底切换,未来可能再现一波上涨空间。

当然,投资还要从估值看,目前特斯拉高达110倍市盈率,销售量还处于下降趋势,加上马斯克政治人设,让特斯拉销售受到很大的影响,比亚迪市盈率是34倍,产能销量处于持续增长阶段。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比亚迪的护城河又宽又深,但估值还没反映技术突破的潜力;特斯拉想象力更大,但风险也更高。

我最近也看到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资投资机构先后发表了看好中国资产的报告。

中国股票市场的复苏,背后有三大积极因素:

一是积极的企业经营和股东回报的回购、增强计划。

二是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释放了继续支持民营经济的明确信号。

三是近期中国科创精神的显现。在多年来对中国科技封堵,无论是手机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的GPU显卡等,中国都先后取得了突破。

如果你是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和价值重估,除了中国社交、游戏、金融服务、电商AI的腾讯和阿里外,你还会选择哪一家公司?

目前,中国资产相对美国资产有估值优势,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仅12倍,显著低于美股24倍、日股18倍和新兴市场均值。

海外被动型资金近三周加速流入,对冲基金和高净值客户资产回流趋势明显,未来主动资金将可能进一步的流入。

所以,真正的护城河,不只是技术本身,而是用技术强化认知差的能力,与其讨论新能源车是否取代燃油车,不如落子布局,取得更大的收益。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下一篇: 衰退与新生:大众、奔驰的转型困境与中国市场的胜负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