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企业

首页>资讯详情

一键分享

阅读 万科一夜惊魂,中国房地产面临严峻考验,出路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5-01-18

01

前天晚上,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标杆,万科上演了一出“一夜惊魂”。

在晚上,突然有媒体报道万科总裁、CEO被公安机关带走,我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惊讶,难道万科真的扛不住了?那中国房地产怎么办?

随后,又一个新消息出来,深圳相关工作专班已经全面介入万科,万科也许要面临接管改组的境地。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上一个享受了同等待遇的房地产公司还是恒大。

随后,这些消息迅速发酵,冲上热搜,甚至在外网都有所报道。

眼看着相同的剧本又要重演,凌晨时分,万科总裁、CEO又突然发了个朋友圈打广告,顺便报平安。

同时,上两个新闻源的媒体,也把报道自行删除,好像一切只是一场乌龙,大家就当作无事发生一样。

这一晚,万科的一波三折,也确实能把人看傻,跟电影一样充满了起伏,但就是不知道万科到底拍的是喜剧片,还是恐怖片?

02

作为房地产里的领军企业,万科从90年代开始就已经站到了第一梯队,是国内第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也是整个深交所第二家上市公司。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万科在行业里的地位非常高,就像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

他可能不是规模做的最大,也不是增长最快的房地产企业,但一路走的都很稳,包括万科的品牌也相对更受用户的信赖。

甚至在2018年,万科就已经喊出了“活下来”的口号,可以说是非常精准的预判到了房地产的走向。

所以,后续很多房地产企业暴雷,万科好像一直都很安稳,没什么事。

但今天大家突然发现,万科也不行了,就像班里考不到满分,但成绩一直稳定在90分的三好学生,突然交了个白卷出来。

那么,万科接下来会怎么办?

首先,万科靠自救行不行?

答案是很难。

在2024年上市公司半年报出炉之后,万科就以亏损百亿的成绩成为了A股的亏损王。

根据最新的财报,在2024年前三个季度,万科营收同比下降24.25%,净利润亏损179亿,同比下降231.73%,基本上已经锁定了2024年A股的亏损王,甚至后三名加起来都没万科亏的多。

与此同时,在2025年,万科有16笔到期或者行权的境内公开债,规模合计326.4亿,同时,还有两笔境外债到期,规模66.4亿。

虽然万科账上还有773亿的现金,看上去好像压力不大。

但房地产行业比较特殊,它的营收都来自于购房者支付的房款,因为政策目前极其严格的监管,购房款都会进入到银行监管账号之下,专门用来支付项目工程款、税费这些项目开支。

所以,万科能动用的现金其实并不多。

而且,万科包括整个房地产面临的问题不只是债务压力,是房卖不出去,营收下降,找不到客户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只要一直有人来买房,营收在增长,就有腾挪融资的空间,但问题就在于房子现在还处于下行收窄的位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下降17.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7.6%,个人按揭贷款下降了27.9%。

到202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亿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0.6%。

尽管这些数据都逐步有一个收窄的趋势,但整个市场仍然是处于房子多,没人买,而且是极其缺乏信心的状态。

这就是市场的基本面,所以,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万科靠自救很难活下来。

03

那么,还有一条路,就是“他救”。

房地产企业是一个跟金融高度强相关的企业,很多都是走的“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模式,一旦没有融资,没有银行借款,就非常危险。

同样,房地产也捆绑了金融系统,既影响了资金流向,也影响了大众的消费需求,中国老百姓的财富基本上都在房子上,同时,房价又不可能无限上涨。

在这种无以为继的模式下,政府喊了很多次“房住不炒”,但依然挡不住钱流向房地产。

一直到2020年8月,政策对房地产企业提出了“三道红线”的硬要求,同时,央行对银行也提出了借款的“两道红线”。

这两个政策生效之后,负债巨大的房企就开始暴雷,叠加疫情的影响,市场的情绪和预期迅速下滑,开始了硬着陆。

我认为,这个下滑的速度可能是超出了预料的,在三道红线以内的房企也出了问题。

所以,2022年11月,金融十六条出台,开始支持房企项目融资。

但就像当初拦不住水流向房地产一样,绝大多数融资流向的是国企、央企背景的地产企业,民营地产拿到的融资很有限。

到了2023年11月,万科股债双双下滑,市场开始怀疑万科了。

这个时候,是深圳国资委出面,拿脸来站台说,“假设极端情况下存在风险,一定会在市场化、法治化基础上,帮助万科守住不发生经营风险的底线。”

然后,2024年,房地产市场开始了放开,“止跌回稳”成为了新的主题。

但就像当初花多大的力气和时间把它吹下去,今天就要用同等的时间和力气,再把市场的预期和信心恢复过来,可能后者更难。

所以,万科能坚持多久,已经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他救”。

并且,不只是站台,而是要用真金白银来救,要用房地产政策的全面放开来救,

当然,从万科一夜惊魂的结果来看,我们也能看到,其实政府真的是不希望万科倒下的。

不只是因为万科最大股东是深圳地铁,而是因为万科这块牌子倒了,那中国房地产行业当中,还有哪家民营企业或者是混合制企业是安全的呢?

这对市场就会是一个巨大的信心打击,“止跌回稳”的目标就会举步维艰。

但是,如果要救的话,是让国资并购接管,还是提供融资呢?

这还值得我们观察。

04

当然,对于2025年中国经济来说,房地产稳定,中国经济才能稳定。

因为房地产带动超过40个行业的发展,所辐射的就业面超过千万人,包括超过7成老百姓的财富都在房子上,所以,即使不增长,也不能一直这么跌下去。

这就像通缩和通胀一样,过低的通缩,过高的通胀对经济都没有好处。

目前,一个正在实施的解决方案,就是政府花钱来购买存量房产,在目前比较低的价格位置,把地产商的库存吃进去,然后通过保障房、保租房的方式,以政府为主体,长期租赁给老百姓。

一方面能控制房产供给侧的总量,调节市场供需平衡,给地产商回款去还债。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把这些出租的资产债券化,以租金收入为利息,只要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就有了长期持有和购买的空间,在金融市场就能做到回流。

同时,政策的全面放开,包括对城中村的改造,对危房、旧房的改造,也会对改善型住房、豪宅带来新的需求。

而公摊逐步的取消,央企的背书进入,也会进一步刺激市场的需求复苏和信心。

当然,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对房地产企业债务水平和企业数量的控制,但核心还是那句话: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的稳定,这是中国的现实情况。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上一篇: 从卖鞋服到卖粮食,昔日中国鞋王如何自毁长城?
下一篇: 未来5年,中国只有两类企业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