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我接到了单仁牛商同学的电话,他非常开心的告诉我,2024年统计下来,公司业绩增长60%,特别是新业务板块新增超过千万,他特别感谢我在单仁牛商课程里讲到的“增长画布”和“转轴策略”的概念。
这家企业也很有代表性,它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怎么去沿着能力延伸,进入到更多的应用场景?怎么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02
这家企业叫东莞摩凯电子有限公司,他们2010年成立,过去一直专注于卡座连接器领域的研发生产,也就是我们一些电子设备和工业设备中用于插入存储卡的接口部件。
虽然看上去不太起眼,但应用的场景非常广泛,比如说相机的SD卡座连接器,手机的SIM系列卡座连接器,工业设备的连接器等等。
在2021年的时候,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线下业务下滑严重,创始人李总就专门找到单仁牛商,希望借助于互联网拓展业务。
在这之前,他们从来都没接触过互联网,当然,他们绝大部分同行也都没有利用过互联网来做生意。
所以,我们从0开始搭建摩凯电子的网络营销团队,一方面在百度大搜,阿里电商搭建网站,布局关键词,另一方面借助于视频内容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全域布局。
到2024年,摩凯电子的卡座连接器业务保持了持续的20%-30%增长,在7600万的营收当中,来自于线上的占比,从0达到了35%,超过2600万,其中6成来自于传统的搜索,4成来自于短视频。
李总告诉我,目前线上询盘数量每天都在增加,积攒的客户数量超过300家,客户复购不需要任何成本,而且,相对于传统线下业务需要帐期,需要维
当然,有这样的底气,不只是因为单仁牛商帮助摩凯实现了卡座连接器的业务增长。
更大的增长,其实是还因为全域营销让摩凯找到了第二条增长曲线。
03
这第二条增长曲线是什么呢?
是精密模具业务。
过去摩凯一直在做卡座连接器,核心业务就是做各种应用场景的连接器。
但实际上,我们在去分析的时候,就跟李总讲到,我们做卡座连接器,它确实是我们的核心业务,但并不意味着公司就是一家只能做卡座连接器的企业。
卡座连接器是核心品类,用在电脑上的SD卡座连接器是产品,但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不是做连接器?
其实不是。
回到原点出发,企业的能力是研发生产卡座连接器的工艺技术。
客户购买的是我们的产品,但更深一层次去讲,客户买的是我们拥有解决特定应用场景,特定需求的能力。
因为SD卡座连接器非常小,对模具的工艺和精密度要求很高,所以,摩凯过去10多年其实拥有了非常高的精密模具工艺技术。
当他们在全网全域去推广SD卡座连接器的时候,就发现一些新客户和复购客户,并且这些人往往都是对方的老板和核心决策人在问,你能做这么小的连接器,那能不能做一些精密仪器呢?
有了这样的需求持续性出现,他们在2024年就非常自然的从卡座连接器扩展到了精密模具,包括医疗、汽车零部件等等。
这既是今天全域营销跟过去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同样也是我在单仁牛商的课程里跟大家强调过的概念,一定要学会从原点能力出发,找到企业更多的应用场景,进入更多的领域和市场。
这一点除了我们在讲之外,很少有人会关注,因为我们做了19年的咨询培训,在服务很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
我们很多企业在某一个行业积累了很多年,拥有很好的技术和能力,但往往没有思考怎么去扩展,没有向前走一步,向用户存在的更多潜在需求走一步。
当然,我并不是说专注和深耕不对,
就像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做企业要做一公分的宽度,一公里的深度。
但这并不代表企业只能做一个产品。
只是在企业资源、资金还不够的时候,我们需要结合企业的原点能力,围绕某一个特定客户,特定场景去深耕市场,这是我们中小企业的利基市场。
但是,当企业有能力去解决更多问题的时候,那就可以尽量增加更多的应用场景,逐步把品类做全,进入到更多的相关领域。
特别是在不需要花费太多成本改变底层技术的情况下,满足不同场景的用户需求。
当然,我们需要从产品技术的经线上去研究我们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么?我们有优势的地方在哪里?
就像SD卡座连接器是一个产品,不是能力。
核心能力是我制造和生产各种卡座连接器的工艺技术。
从这个原点能力出发,我们可以构勒出非常多的应用领域和场景,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链接市场的纬线出发,去研究不同客户的场景和需求。知道我应该向哪一类客户去推广和销售,哪些需求是连续性?
也就是企业要把目前的核心产品,通过现有的行业特征和老客户标签,做用户画像的分析和关键词的分析。
再借助于互联网,特别是短视频直播,作为网络雷达的触点,在网络上获取不同类型的客户,分析他的需求。
只要我的核心能力可以去满足这些需求,那么,在相同或者类似的领域和应用场景,企业就可以去铺设这个行业的关键词,去打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全域矩阵当中进行深度分类,以产品做账号,应用场景做合集,针对不同的场景和应用再去增加矩阵的数量。
这条经线和纬线也就构成了企业的能力画布。
04
其实,对于我们很多企业来说,创业和经营存在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我们需要去做很多的尝试和创新。
要围绕产品技术,企业核心能力不断提出假设,然后再根据营销和客户反馈的结果进行检验。
也就是对一个企业来说,当我们能去挖掘到产品背后的能力是什么,找到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定位,就可以在同等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不同应用的用户类型,添加不同的场景,就可能收获更多的用户数量,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
过去很多企业的增长都是线性的,也就是在一条业务线上下功夫,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增长到了某一个阶段就会遇到瓶颈期。
但实际上,我们回到原点去看,我们有时候不需要做多大的改变,只是把能力进行跨界,就可以在核心能力不改变的基础上,在不同领域实现更高的增长,拥有了跨界的独特价值。
就像交流当中,李总告诉我,很多精准的小B客户从华东找到华南,一直找到他们才能完成定制化的生产,同时,精密模具业务毛利也远高于原来的卡座连接器业务。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如果想要在现有基础上保持业务增长,除了借助于全域营销创新寻找更多的客户,同样,也要借助于这些线上客户的需求,回到企业的原点能力进行扩展,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增长机会。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